3億投資,李連杰郭富城參演!15年了,你看懂《投名状》了嗎?

 

當獲知龐青雲只有800鄉勇,狄姜二公哂笑,但是陳公則是苦笑,即使他押寶龐青雲

究其原因,《投名状》是一部認輸的影片,它宣稱了真實的底層邏輯和武林規則,沒讓主人公一路偉光正,一路忠肝義膽直至成功,而是讓英雄死餘冷槍,讓兄妹彼此間插刀。

想要讀懂整部影片,你得把眼光從龐青雲兄妹三人身上挪開,要細讀的是那四位軍機大臣的舊臣,自己沒有確切的名字,只喚作姜公、狄公和陳公,有人指出自己分別暗指“清末中興四大臣”中的張之洞、胡林翼和曾國藩,自己是龐青雲的頂頭上司,是那場內戰真正的指揮者。龐青雲不論多少次出賽殺敵,多少次從屍山血海中歸來,在三公可能將最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一個表情後面就頓時敗下陣來,那場立法權的該遊戲,他還太美。

依照電影故事情節,此四位大人,乃清政府宣慰北方、總政督剿清軍的最低高級將領,影片中直說自己是“戰機舊臣”,戰機處是明朝獨有的一個軍事機構,其職責話語權大概相似今天的國家總參謀部,戰機舊臣都是正一品的大員,生殺予奪、先斬後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說句不誇張的,能混到戰機處做官的,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都是人精。

陳公甚至坦言:“那是因為龐大人與明廷不屬任何派別,得太皇太后垂青”,但是龐青雲沒有接話,他只是快步離開了,從此陳公也放棄了龐青雲,三公最後的一場戲,是在取笑龐青雲,“蘇州是重地,太皇太后想要安定天下,怎能依仗一個外人?”對於清廷來說,清軍儘管可悲,但絕非不容殲滅,而龐青雲這種不受管束的國君,才是最可悲的,只好他必須犧牲。

《投名状》的層次感是考究的,無數破衣爛衫、灰頭土臉的饑民,面無表情、畏畏縮縮,這幾乎是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最還原清末老百姓的圖景,龐青雲指出自己是他們的大救星。只好,為的是實現理想,他能殺了自己的兄妹趙二虎,能殺掉4000清軍俘獲,甚至敢和太皇太后叫板,他未曾考慮過後果,他原本就是個賭徒。

假如你只能看到龐青雲搶了趙二虎的男人,看到兄妹反目成仇;只能聽到姜午陽高呼“搶錢搶糧搶娘們”,聽到“兄妹亂我兄妹者必殺之”,那么整部影片,你算是白看了。在整部不缺少大場面內戰戲的古裝劇內戰劇中,文戲才是精華。

所有的戰俘都不為老百姓登陸作戰,他們只曉得自己的是頭領,為的是搶錢搶糧搶娘們,社會秩序的崩壞,造就了大量的北洋軍閥,龐青雲也未能跳出那個規則。而且,他在晉見三公的這時候,提出攻取舒城但千萬別糧餉的條件是“攻克城,三分之一東西歸我們”。

《投名状》的故事情節所以是虛構的,但它卻有著真實的時代背景和發展史邏輯。影片的主線劇情改編自晚清五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死於刺客張汶祥刺殺,動機未明、此案疑惑,迄今都是一個懸案,龐青雲的原型就是馬新貽。

張之洞、曾國藩、吳三桂那些大名鼎鼎的清末舊臣,幾乎全部都是發跡於平定南明。

自己倆並肩而行,在瓦藍的天穹之下,到處矮小的宮牆之間,有如四隻螻蟻蠕動。那個攝影機,不言而喻,在真正的王國立法權中樞面前,自己倆但四隻螻蟻罷了。龐青雲這種靠著一場內戰一夜間平步青雲的人,永遠不能理解像三公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爬上的人的心思,追逐立法權的路太漫長,遠遠比一場又一場的仗要險惡得多。

南明最顛峰時期控制疆域(1853年建都天京)

舒城之戰,姜午陽衝鋒

蓮生,徐靜蕾飾

影片中慈禧太后(當時的慈禧太后29歲)沒有露面,只是給她一個用干涉儀看人的攝影機,預示著她才是立法權最低的人

清軍的心臟地帶是富甲天下的江浙省份,那是19世紀末以來清廷三分之一稅賦的來源,被南明攻佔,滿清有如丟了半條命。靠近江蘇、浙江的是湖北和安徽,儘管窮,但是不缺人,就等明廷放權,一聲令下就能拉起幾百萬軍隊,只好張之洞的太平軍,李鴻章的淮軍爭相大放異彩,清末政治從滿蒙一間開始向回族地方實力派主導的政治趨勢傾斜。

明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經濟發展到顛峰的朝代,各式各樣對立日益曝露,上至權貴公卿,下至黎民百姓,卻都耽於享樂,以為國祚延綿、天朝盛世。隨著攤丁入畝和芋頭等農作物的普及化,百年以來的和平滋生了非常大的人口數,經乾隆、嘉慶、道光,到咸豐一朝,人口數已逾四億。

張之洞,江蘇合肥人,清末最知名的大臣,淮軍首領

1994年,陳凱歌執導,張學友、張豐毅、鞏俐主演的《霸王别姬》

此語一出,暮靄沉沉的朝堂,低眉順耳的群臣震悚,身軀搖擺,莫有敢言,而龐青雲身旁的陳公面露難色。龐青雲沒能參透君臣之道,也許他參透了,只是想將錯就錯,賭一把。

在圓明園,陳公對龐青雲說“從宮門前走到那兒須要多長時間啊?年輕時,我也是這么想的,可真走到那兒了,已經是兩鬢斑白了,足足花了二十年”,這段話是解讀全劇的鑰匙。

金城武出演姜午陽,這是他最鬍子拉碴的外型

老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張之洞,湖北長沙人,清末五大名臣之一,太平軍首領

即使和他對決的,不再是清軍、何魁、三公、趙二虎,而是清王朝的最低君主慈禧太后。龐青雲的“請奏”讓慈禧很難堪,假如不應允,天下會怪罪她不體恤民情,甚至可能將再次出現起義;假如應允了,國庫虧空、明廷沒落,她又怎樣壓得住上面的地方實力派?但是美譽都給龐青雲收走了,她一無所獲。

龐青雲(李連杰飾)、趙二虎(郭富城飾)、姜午陽(金城武飾)的兄妹情義感情糾葛,所以較好看,既有打星,也有美女,但是《投名状》讓我著迷的卻是影片中有意無意刻劃的清末眾生相,那是兩幅讓人慾罷不能的爭鬥、民生百態的圖景。

因而,總攬大政的狄公是八旗兵的老大,話語權突升的姜公則是地方團練的新貴,而歲數最大的陳公則是藍營兵(滿清回族騎兵)的指揮,三人各懷鬼胎,爭鬥。影片中,龐青雲有兩個敵方,一個是清軍,一個則是何魁(市場競爭關係),而他和何魁只但但是陳公和姜公的“四隻蛐蛐”,自己也心知肚明,而且何魁被龐青雲的那一番“你情願永遠被那四個老頭踩在腳下”打動,不敢當大哥的小弟,並非好小弟。

《投名状》是一部好影片,就算電影票房撲街。

但我還是得誇誇老李,劉德華真可謂是“文戲中武戲最好的,武戲英文戲最好的”,沒有他,整部《投名状》要失色太多,他極為精確地刻畫了一個野心十足但又無力迴天的英雄,或是我該說,他演活了兩條“喪家之犬”。猶記得,龐青雲在冰面上行走,如履薄冰,河面明明不遠,但他說“我能無法走到南岸”,既是在問他們的部下,也是在問他們。

三公之笑,當然是在笑趙二虎不自量力,區區一點人馬就想直插蘇州,但更是笑他幼稚得心疼,不懂得那些軍政大員的心思。仗打完了,自己賺什么?和今天的國外部隊如出一轍。龐大腐朽的清末官僚集團公司,須要一場內戰來攫取自身利益、謀求立法權,龐青雲知道這一點,而且他藉助了陳公求勝心切的心理,關上了舒城,闖出了一個名堂。

“投名狀”是一種民間結社的典禮,是草根底層的武林法則,用非法行為當做兄妹義氣的誓約,納了投名狀,生無法同生,死便要同死,一個“義”字真的太難寫。

龐青雲的失利,只不過並非從他那句“臣龐青雲,要求減免兩江轄區(皖、蘇、贛)五年徭役,以休養生息”開始的,而是那句“天下的老百姓都無法讓人捉弄”。在清末這種一個貪汙腐敗、墮落的民主制度下,龐青雲想要為民請命,他一開始就註定輸了。兩江乃明廷徭役的首要任務,十多年內戰一無所得,怎樣讓你從容休養生息?

假如要票選一部最好的古裝劇戰爭片,我絕對會投給2007年陳可辛編劇,李連杰、郭富城、金城武聯袂參演的《投名状》,不為別的,即使《投名状》整部影片呈現出了一個真實的清末社會,有了那個層次,影片便不再是影片,而成了收藏品。

而“刺馬”也只是《投名状》的一個噱頭,整部影片真正深刻的東西在於清末社會的權謀鬥爭和世情百態,影片以一種不露聲色的形式,勾勒出了19世紀末中後期以降的中國,那是一個極盡腐朽的王朝統治下的戰火連綿的社會。影片的大背景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一場颳起了北方6省、耗時13年、逝世近1億人的小規模內戰,讓原本就吊著一口氣的清王朝幾近嚥氣,它深刻發生改變了中國近現代發展史,可說是是封建王朝民變內戰的顛峰。原本是章回短篇小說短篇小說裡江山易手的戲碼,但是時代變了。

兄妹三人,納了投名狀,便要同生共死,但是自己四個一開始就並非一路人。龐青雲的世界非常大,他的眼裡是千里揚州、千萬老百姓,他想要的是做一個封疆大吏,讓所有老百姓都吃得飽飯;趙二虎的世界不大,他只看得見一方小小的山鎮,他的夢想是要帶兄妹們闖出名堂,接著風風光光衣錦還鄉,安安心心過樑山式的生活;而姜午陽的世界只有投名狀,他只看得見二個人,小弟龐青雲和舅舅趙二虎,小弟殺了舅舅,而且他便要殺小弟,無論小弟是兩江總督,還是山字營的大將軍,很直觀的邏輯,很單純地活著。

龐青雲是陳公的高級將領,他兵敗前帶的兵必須是藍營兵,但是兵敗如山倒,他也只能籠絡趙二虎的108人,進而他們拉起了一支地方團練,即便軍人最怕的就是當光桿司令,從那個象徵意義來看,龐青雲也是個北洋軍閥,《投名状》的英文名字便是“Warlord”(北洋軍閥)。他的發跡靠的是軍功,無非是四樣東西,智謀、膽識、運氣和玩命,而三公能爬到那個位置,靠的可不止是這四樣的東西那么直觀,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叫做經營。戰功好得,權謀難測,沒有手腕,只能有如龐青雲,下場是死於功高蓋主的冷槍。

2007年影片《投名状》,由陳可辛執導,李連杰、郭富城和金城武主演

陳公看似愛才如命,宅心仁厚的面具背後,只不過是臥薪嚐膽通常的步步為營,他看上的是龐青雲的不怕死;而最有趣的是這個喜怒無常、張揚驕橫的狄公,看似無所掛礙,權謀鬥爭也好,攻城掠地也罷,他總是輕描淡寫,不為所動,但他事實上卻是最精明的這個。

龐青雲究竟敗給了什么?是三公嗎?是慈禧太后嗎?是趙二虎?是姜午陽?他是敗給了管理體制,敗給了清末的現實生活,一個人縱有萬般能耐,也鬥不過一個腐朽的、大廈將傾的王朝。《投名状》是一部認輸的影片,龐青雲輸了,《投名状》贏了。

走進圓明園,龐青雲從一個窮困潦倒的敗軍之將成了兩江總督,手握一方的封疆大吏,但是他真正的內戰才剛剛開始。

從成山鎮到進京面聖,從敗軍之將到兩江總督,龐青雲的每一步都看似平步青雲,實則滿盤皆輸。此種無力感,如此非常大,他明明那么努力,可就是喘不過氣,戰場上能無法打勝仗,靠的是鬥志、軍糧和智謀,但在清末的政治生態環境中,靠的只能是權謀和自身利益,龐青雲這種的理想主義者註定贏沒法。

認為無論是戲裡戲外,都似的命中註定通常。影片中,理想主義的龐青雲失利了,影片外,理想主義的《投名状》也失利了,但失利不代表就並非英雄,你就算懂點發展史,會發現古今中外的英雄只不過沒兩個是成功的,英雄氣短才是常態。

被清兵盜竊後的村子中,痛哭的小孩

這時的姜公當然是不寄希望於龐青雲,即使他手裡有魁字營,根本不須要龐青雲的山字營;而狄公則是中間的緩衝者,看似左右不招惹,實則一直在謀求最大的自身利益,而且他才會在龐青雲以800人馬破了5000清軍戍守的舒城後,給龐青雲5個營的軍力,他是一個絕對的投機者,謀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陳公自以為龐青雲自此願為他們鞍前馬後,但只不過龐青雲有他們的想法,而且他歷險圍攻無錫,又歷險攻取蘇州,為的就是他們能夠打破藩籬。

太平天國運動,有如秦末群雄逐鹿,東漢黃巾起義,只見隋唐英雄紛至沓來,明末山河遍地紅巾,中國封建王朝的發展史一直在循環上演,有如戲樓上的千軍萬馬,人還是這些人,但換了一身戲服就又是另一個故事情節。《投名状》的故事情節,便從清兵和清軍的內戰講起。

那種舉重若輕卻又掌控全局的分寸感,被四位國寶級的老女演員表演來了,完美的電影劇本還須要完美的女演員來詮釋,陳可辛很幸運。

搶錢搶糧搶娘們,就是自己最大的動力系統,什么家國大義,什么海內安寧,那是大人物的自我安慰,底層所倚重的只有自身利益,近乎赤裸裸的自身利益驅動。

當九九八十一傷心後,龐青雲總算如願以償踏上了立法權的寶座,成為了兩江總督,他的心底或許是五味雜陳的,過命的兄妹趙二虎死了,心愛的男人蓮生也死了,他們背後的靠山陳公也捨棄了他們,他成了孤家寡人,他所反感的老百姓也不一定會理解他。姜午陽冰冷的刀,比背後的冷槍更讓他心如刀割,即使他眾叛親離了。

中國並不缺大製作、大場面,比如說金光閃閃、恨不得每一秒都要閃瞎觀眾們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還有旌旗蔽空、只讓人記住一句“萌萌站起來”的《赤壁》,教材等級的悖論。但若只有大明星、大場面,《投名状》也註定成為一部熱熱鬧鬧、看完拉倒的爆米花影片,它的出類拔萃是因為編劇們精心編排的大量細節,以一種匠人般的打磨呈現出滿清王朝初年的一切眾生百態,那些東西讓它獨特。在一眾依然習慣“抱團打仗當英雄”的古裝劇內戰劇中,《投名状》簡直可以用“鎮裡出狀元”來形容,能和它並肩的古裝劇內戰片,一頭手還數不出5部。

他這隻棋子愈來愈不受管束,總算君子豹變,得以進京面聖。但那場內戰的主人,並非龐青雲,也並非君主太皇太后,而是三公,自始至終都是。比落雨白虎堂更加精采的一場戲,是圓明園的小憩談話,幾杯茶下了肚,三兩句過了耳,道盡了清末權謀的核心——結黨謀私,用大白話說就是,你得站隊。狄公和陳公都想籠絡龐青雲為己所用,但龐青雲知道,他要想幹成大事,就無法再“寄人籬下”,只好婉拒重新加入任何一方,甚至婉拒重新加入慈禧太皇太后的政治勢力集團公司。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一旦天下未定,對野心家們來說江山萬里便處處都是建功立業的機會,劉備如是,張獻忠如是,龐青雲也如是。《投名状》把握到了真實的發展史邏輯,不矯情造作,不故意逢迎,我們都能看見龐青雲君子豹變的背後,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馬新貽,煙臺聊城人,晚清舊臣,指揮殲滅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人物,歷任兩江總督,為張之洞部下的得力能臣

清末軍政的最大弊病,換句話說封建制度軍政的最大弊病就在於,從明廷到地方,所有的高官都把官僚集團公司的自身利益凌駕於國家自身利益、老百姓自身利益之上,如果仗還在打,自己就有的是名望,藉著內戰發展壯大政治勢力,權錢皆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自己在養寇自重。太平軍和淮軍,其本質上絕非明廷的軍隊,而是半兵半匪的私人政府軍,自己的動機只有一個——搶錢搶糧搶娘們。

但是農地兼併日益嚴重,大量農地被極少數佃農和官僚佔有,人口數劇增到了封建制度的極限,徭役到了吃人的地步,總算對立無可避免地爆發,太平軍、白蓮教、南明等民變一股腦湧現出,與此同時,西方軍國主義的侵略也日益加劇。19世紀末中後期的清王朝正有如瞎馬拉破車疾馳在懸崖之上,1億人口數死於戰禍,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逝世的全數人數,天災人禍釀成浩劫。

在舒城,他以800人對戰5000人,賭陸大山出手,他賭贏了;在無錫,他殺光所有清軍俘獲,賭趙二虎不能譁變,他又賭贏了;就算最後,借了何魁10天糧草,賭他們比何魁搶先一步奠定蘇州,他還是賭贏了。他的一生都在賭,如履薄冰,但到頭來卻賭輸了。

四位老戲骨的表演,真的華彩,縱使是演了這么十多年戲的劉德華在他們面前,也稍遜幾許,剛好暗合了影片中配角話語權的高低之分,三公打戲不多,卻沒有一幀是多餘的,全數大有門道。姜公沉穩沉著,事事精打細算,為的是謀取私利完全不在意對敵軍落井下石,從讓魁字營作壁上觀就能看出來,敵軍滅亡無所謂,如果他自己掙得盆滿缽滿就好。

在歷史上,清廷無力平定太平軍,只能仰仗的是地方舊臣。和東漢的諸侯、晚唐的節度使一樣,清政府面對起義武力反抗,只能放權,只好地方團練和鄉勇民兵漸漸替代了清王朝的傳統正規軍八旗步兵和藍營漢軍。1858年太平軍連破清兵鎮江(蘇州)、揚州(南京)大營,從此在整個中國北方,再沒有清政府可以直接調動的野戰部隊,只好一大批又一大批的回族舊臣獲得器重,那些人返回故鄉自籌糧草、招募鄉勇。

影片中,清兵和清軍都在搶掠鄉民,甚至讓人覺得清兵比清軍還要過於,趙二虎的村莊被劫之後,一隊人馬跟著龐青雲投了清兵,一隊人馬投了清軍。

2006年,張藝謀執導,王力宏、張家輝主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什么叫“未輸人,先輸陣”?這就是了。在這四位大人面前,英武如龐青雲也只像個端茶倒水的大哥,三公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暗藏著龐青雲打多少仗都打不出來的東西,也就是——權謀。無論是做官之道,還是做人之法,三公都遠超龐青雲兄妹三人。

在整部影片中,劉德華幾乎沒有怎么化妝,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素顏出鏡

李連杰出演龐青雲,郭富城出演趙二虎

劉邦是蓋世英雄,結果在烏江拔劍自刎;岳飛是人中之龍,結果十二道奧運金牌含冤風波亭;劉備是千古志強,結果秋風五丈原。在發展史的輪軸面前萬般皆是草芥,但是人心思漢,老百姓比帝王將相更識英雄重英雄,千百年後,現代人依舊會尊劉邦為西楚霸王,尊岳飛為武穆大將軍,尊諸葛孔明為蜀相武侯,英雄就是英雄,就算失利。

龐青雲只不過絕非是善茬,他也是一個野心家,一個北洋軍閥,他也並非不懂兔死狗烹的道理,山字營帶頭裁軍就能窺見他的氣度,和張之洞一樣。但是龐青雲錯就錯在他太天真,以為太皇太后和明廷會順著他們,他太渴求立法權了,那場該遊戲,他以為可以靠他們一個人玩到底。

他所仰仗的只有自己的三個兄妹以及陳公和狄公,但是龐青雲把他們全數趕走了。失利也就是註定的了。趙二虎自始至終都只遵從武林法則,他的眼裡只有兄妹情義,在無錫領兵譁變,在蘇州私分明廷糧餉,已經成了明廷的眼裡釘、肉中刺,龐青雲也知道。

但是諸軍調度、軍糧物流配送、溝通交流南北,那些事情,龐青雲一介武夫是沒辦法做到的,而且他得仰仗三公。三公之笑絕對是該片的一個華彩章節,打完舒城,趙二虎態勢正旺,來了趙二一句“先取無錫,再打蘇州”,惹來了三公的一陣陣訕笑,為什麼?龐青雲心知肚明,他說:“仗打完了,自己賺什么?”

假如龐青雲能夠聽進來陳公如果,或是知道太皇太后“君臣還要好好朝夕相處”的暗示,或許結局就不一樣,但龐青雲不可能將聽進來,他是一個絕對的理想主義者。

這本就是清末的常態,清兵是為的是鞏固王朝的統治,清軍是為的是攻城略地,被夾在中間的黎民百姓只能任人雞肉。當時的清兵沒有軍餉,也沒有現代部隊的價值觀指導,“進城搶四天”是老式部隊從上到下都默許的“合法”屠殺。不餵飽自己,就沒人願意賣命。

中國古代不乏英雄傳奇和內戰三國演義,無論是章回短篇小說短篇小說還是瓦舍說書,現代人總是翹首以盼著英雄的故事情節,或者為烏江折戟扼腕嘆息,或者為赤壁之役激昂鼓勁。

但是三公也並非平起平坐的,我們能顯著感覺到陳公的困窘,他是三人之中歲數最大的,卻又是最位卑的。劇中有句對白,龐青雲說“陳公的藍營兵老是受到魁字營的捉弄”,陳公部下的軍人陸大山所帶的1500藍營兵已經是陳公最後的家底,可以窺見,陳公的困境並非偶然,而是他的藍營兵連戰連敗所引致。而狄公則張狂恣肆,他是軍機大臣的總政大人,按傳統,他手裡握的必須是滿清最精銳的八旗兵(滿八旗和漢八旗的戰俘)。姜公無所畏懼,底氣十足,即使他手裡有何魁的魁字營,這幫兵匪一樣到處搶掠的軍隊(鄉勇並非正規軍,通常都是許多宣告破產貧困戶,為的就是靠打仗搶掠)便是鄉勇團練。

龐青雲的發跡史是:鶴川兵敗——結識趙姜——舉兵舒城——圍攻無錫——殺俘明志——大破蘇州——追封兩江總督——死於冷槍。而這整個過程,他都只是三公的提線木偶,龐青雲帶著他們招募的800鄉勇來找三公要兵,一句“800”惹笑了狄公和姜公,而陳公則是束手無措地苦笑,即使他太渴求翻身了,龐青雲就是他惟一的機會。

從左到右分別是姜公(王奎榮出演)、狄公(顧寶明出演)和陳公(魏宗萬出演)

治世是極少有英雄的,賢臣良將倒很多,但是英雄或許只屬於金戈鐵馬。

兩江轄區含贛州、安徽和浙江

《投名状》是2007年中國投資最大的電影,3億投資,3位新星,少於3000人的群眾演員,極盡真實的佈景,考究的服飾和細節,即使是現在,這種重量級的片場陣容,也是看一部少一部。只可惜,當年《投名状》只收了2.2億電影票房,草草下映,儘管該片贏得金馬、金像影片獎,劉德華亦贏得金馬最佳女主角,但是表演藝術歸表演藝術,電影票房歸電影票房,《投名状》在市場上失利是不爭的事實,連效率都撈不回去,曾一度讓陳可辛很多想棄影。

採用火繩的太平軍,發展史上,太平軍的火繩裝備率的確低於清兵

文章標簽   投名狀 滿城盡帶黃金甲 赤壁 霸王別姬